
資訊中心
中秋節到了,金井茶業送您一個月餅,第一層:關心;第二層:體貼;第三層:浪漫;第四層:溫馨;中間夾層:甜蜜!祝您天天都有好心情!中秋快樂!
中秋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,賞月品茗吃月餅等是節日的重要習俗。
中秋吃月餅:巧出餅師心,貌得嬋娟月
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,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,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。圓圓的月餅,融合了水的“神韻”、經過了火的“考驗”,成為中華民族團圓、幸福的象征。
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蘇東坡的詩句: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。”可見在宋代,月餅因其香甜可口,深受人們喜愛。月餅的大行其道,也給詩人的生活平添了無盡的詩情和快意 。
清代詩人袁景瀾在《詠月餅》詩中言:“形殊寒具制,名從食單核。巧出餅師心,貌得嬋娟月。”寥寥數語形象地描寫了制作月餅的情形。
民國北平的俗曲唱道:“荷花未全卸,又到中秋節,家家戶戶把月餅切,香蠟紙馬兔兒爺,猜拳行令同賞月。”生動地概括了四合院里歡度中秋佳節時的情景??梢韵胍?,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,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。
中秋品茗:提壺慢注水,靜品一杯茗
有中秋節的歷史,就是有飲茶的歷史。中秋夜,僅僅有月餅,未免美中不足,茶,適時加入,于淡淡月色中,茶香氤氳,乘風好去,長空萬里,何其快哉。
自唐朝開始,就有煮飲團茶的習俗。宋朝,又以福建建甌一帶的北苑龍鳳團茶作為貢茶。極品的團茶,“其餅絕精,價值金二兩”。團茶也被稱作“月團”,中秋之夜,團茶代表著團圓,賞月飲團茶更是天造之合。
古時的團茶,有繁瑣的程序,經過炙、搗、碾、篩,然后在釜中煎煮而成。
自明太祖罷貢團茶后,茶葉主要以散茶為主,品飲也成了現在的沖泡法。明月沒有變,茶事多有流轉。當年作為貢品的團茶只能在皇家大院中煮飲,而后的散茶,卻如月光一樣撒播于千家庭院。
詠茶歌中,尤以唐人的“一碗喉潤物,兩碗破孤悶,三碗搜枯腸,惟有文字五千卷,四碗發輕汗,平生不平等,盡向毛孔散,五碗肌骨清,六碗通仙靈,七碗吃不得也,惟覺兩腋清風生”為經典。據說到中秋佳節,古人賞月之時就會輕聲吟唱。此時飲茶畢,飄飄若仙,乘風歸去,瓊樓玉宇,堪與廣寒宮的嫦娥相比。
月圓人圓家團圓,喜慶豐收歡樂年。家家歡聚月下談,開開心心賞明月。月中仙子羨人間,只愿和和美美人平安。中秋到了,金井茶業祝您合家團圓,幸福美滿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Copyright ? 2015 湖南金井茶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湘ICP備13001588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沙